灵犀互娱组织变革背后:大单品依赖下的转型阵痛

游戏
灵犀互娱组织变革背后:大单品依赖下的转型阵痛

灵犀互娱的组织迷思:从“大单品依赖”到多元化转型之困

作为阿里大文娱旗下重要的游戏子公司,灵犀互娱曾凭借《三国志・战略版》一战成名。然而,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产品生命周期演进,这家以“大单品”模式起家的公司,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组织与战略挑战。

成也《三战》,困也《三战》

《三国志・战略版》自上线以来累计流水已超百亿元,成为灵犀无可争议的营收支柱。然而,过度依赖单一产品也带来了结构性风险。

2024年,《三战》流水同比下滑24.83%,虽仍保持基本盘稳定,但增长乏力已成事实。与此同时,《三国志幻想大陆》月流水徘徊于500万至700万元之间,在iOS畅销榜排名持续下滑,显示出续作压力巨大。

早在2022年,团队便启动《三国志幻想大陆2枭之歌》(简称《三幻2》)的研发,试图复制成功路径。然而,三年研发周期、高昂沉没成本,使其背负了“必须成功”的沉重包袱。

组织震荡:频繁变阵背后的深层焦虑

自2024年初以来,灵犀互娱经历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:

  • 1月宣布“回归大文娱”体系,强化资源协同;
  • 3月进行事业部重组,原SLG与卡牌团队拆分独立运营;
  • 5月引入外部高管,推动全球化战略;
  • 7月启动人才优化计划,精简非核心项目人员。

频繁变动反映出公司在战略方向上的摇摆:是继续深耕三国IP,还是开拓全新品类?是坚持国内主场,还是全力出海?

一位离职员工透露:“每次调整都伴随着目标重设与KPI变更,团队执行力受到明显影响。”

产品多元化尝试:乙女向与SOC的新探索

为摆脱“三国标签”,灵犀近年来尝试多元布局:

  • 推出女性向剧情卡牌《如鸢》,以“女扮男装的广陵王”设定切入乙女市场,获得稳定用户群;
  • 研发“帕鲁Like”生存建造游戏《荒野曙光》,探索SOC新品类;
  • 布局海外SLG市场,储备多款面向欧美与日本的在研项目。

其中,《如鸢》在一周年期间实现收入环比增长50%,成为除《三战》外最亮眼的增长点。而《荒野曙光》的测试反馈显示,其融合采集、驯兽、建造与战斗的玩法,具备一定市场潜力。

战略困局:创新与守成之间的艰难平衡

尽管有心转型,但灵犀仍难摆脱“单品依赖”惯性。《三幻2》沿袭原有IP与玩法框架,被业内视为“续作守成”而非“品类突破”;新项目进展缓慢,尚未形成规模效应。

此外,面对《三国:谋定天下》等竞品的轻量化冲击,《三战》虽通过福利活动稳住基本盘,但用户结构老化、获客成本高企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。

未来展望:能否走出“沉没成本”陷阱?

灵犀的困境,本质上是成熟企业面对创新颠覆时的典型反应。若能真正放下对过往成功的执念,敢于在组织机制、人才结构与激励体系上做出根本性变革,或有机会实现第二增长曲线。

否则,即使《三幻2》成功接棒,也仅为延缓衰退,而非根本转型。真正的挑战,仍在前方。

回到游戏大厅